你晚上一般几点钟睡觉?如果总是在夜里11点以后才爬上床,那并不稀奇,因为一项针对职场白领的专项调查发现,67%的受访者在深夜11:00—凌晨1:00上床睡觉,更有14%的受访者在凌晨1:00以后才入睡。何况还有14%的人睡得更晚,真正能保证8小时睡眠的人微乎其微。既然白领们总是喊工作压力大,工作很辛苦,为什么还总是磨磨蹭蹭不想去睡觉呢?
“我很累可我就是不想睡”
日前,“前程无忧”针对职场中人的睡眠情况作了专项调查,共有2722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睡眠时间一般在7—8个小时,31%的受访者的睡眠时间为6—7个小时,15%的受访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67%的受访者在深夜11:00—凌晨1:00上床睡觉,更有14%的受访者在凌晨1:00以后才入睡。很多上班族每天都嚷嚷着精疲力竭,上班时靠喝咖啡硬撑提神,但下了班到了家却又不肯早睡。他们究竟陷入了怎样的一个睡眠“怪圈”?
看完电视剧电影还要上网发贴写影评
调查中,一位化名Diana的企业客服部女职员说自己总是“带着不用化的烟熏妆去上班。”因为每天晚上她都要把“韩剧日剧美剧”换着看,直到深夜。她抱怨说客服每天要处理大量投诉,说白了就是一个‘精神垃圾桶’,韩剧日剧俊男靓女多、剧情轻松,是排解压力的一个好方式。碰到有些精彩好看的连续剧时,会刹不住车,就一路追看到凌晨了。”
有类似习惯的白领不在少数,有些人“加班”看完电视剧电影后,不管有多晚,还要上网发贴,写影评、观后感。睡眠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只要看书,睡得再晚也没关系”
一位电气工程师说每天晚上只要一得闲,首先花1—2小时左右的时间看美剧学口语,然后睡觉前都是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甚至在上下班途中、吃饭前后、洗澡前后也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来看书。他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虽然睡得晚,但我没有浪费时间。”像这样的受访白领还有不少,他们为争取更好的发展前景,提高自己的修养而常年坚持学习充电。在调查报告的分析中,对于这种原因的熬夜是表示肯定的,但也提醒他们注意休息。
“宁愿不睡觉也要打游戏”
还有些已经不算年轻的白领们,去自我调侃“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贡献给打网络游戏。读书时间都给学校和家长了,工作时间都给老板了,青春和下半辈子都奉献给老婆孩子了。我仅有的人生乐趣就是游戏了,宁愿牺牲睡眠时间,也要在游戏中释放自我。”
联网打游戏,在游戏中网聊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尤其是联络那些远在海外的朋友、同学,就是靠这个迟睡觉的办法“缩小时差的影响”—睡觉怎么可能早?
是什么让我们“越累越不睡”?
有不少受访者说自刁民曾经也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但是工作后,受到周围同事的影响,加上各种夜生活方式的诱惑,自己的睡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越来越晚。有时即便想调整生活状态,让自己精力更充沛,可尴尬的时:“早点睡觉竟然成了一种很难坚持的习惯地。”
“越累越不睡”,这到底算是一种病态还是一种变态?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越累越不睡”?
根据调查,26%的受访者认为“工作量太大,时常加班,私人时间都被压缩了,更别提睡眠时间了”;24%的受访者认为“平时工作压力过大,只有晚上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用来放松的”;14%的受访者觉得“平时的休闲娱乐时间太少了,宁愿牺牲睡眠时间来补”;12%的受访者“感情方面出现问题,难以入睡”;11%的受访者“下班后还要兼顾家务”;9%的受访者坦诚自己已陷入了失眠状态;更有将近6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牺牲睡眠时间来休闲放松自己,而仅有2成的人选择“睡眠最重要”。
别让这些习惯支持了自己的睡眠时间
报告囊分析:“我们的很多时间都被工作占领割据,因此我们渴望更多的休闲时间释放自己疲惫的身体和心灵——而这正表明我们充分意识到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同时,我们内心深处很清楚,“越累越不睡”和“拼命工作拼命玩”一样,并非健康的生活方式。”
报告还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指出一系列不良的时间管理习惯也是让年轻白领们越睡越晚的原因。
经典事件一:身子很累但脑子却不想休息
有些人即便早早上床,但脑子却像走马灯一样停一下来:明天的工作计划、穿什么衣服上班、提醒自己要把同事想借的片子放包里、下个星期拜访的客户很难缠该怎么对付、每次outing的线路都很长时间都很短要累死人了很讨厌、爸爸妈妈又催着去相亲了很麻烦、同学聚会该订哪家饭店搞什么活动……往往越想越兴奋,于是半夜2点起床写工作邮件发帖。
调整措施:多动少想 静心 为明天做准备
白天工作节奏飞快,晚上到家后,运转的速度还不能慢下来,造成整天身心高度紧张。而且选择的一些放松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我们建议你多动少想,让身体动起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或者做一些冥想练习,让大脑静下来,这样才能整理一天的思绪,更好地为明天的工作生活做准备。
经典事件二:越赶活越想玩
很多年轻人手上的工作正赶得紧,越是面临最后期限,越是想放下手中的活爽快玩一把。明明知道第二天就要交出任务来,却在网上看小说、搜新闻、刷帖子……就是不想干活。为什么会出现“越赶活越想玩”的现象呢?面对这样的状态,该怎么调整自己?
调整措施:设定目标 制定计划 自我监督
这种睡眠时间被偷走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计划不明确,或是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平时要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加强计划性,学会科学地管理时间。要分清楚四种不同的事情:重要而不紧急的事,重要而且紧急的事,紧急而不重要的事,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每天早上制定好今天的计划,把它写在小黄贴上贴在电脑前,设定好今天的目标,并且要监督自己完成目标。
经典事件三:瘫坐在电脑前不想挪动
很多受访白领工作、娱乐都泡在网上。查资料上网、和朋友聊天上网、买东西上网……其实很多时候对着电脑也不知道在干吗,但就是瘫坐在电脑前面不想挪动树身子,不想去睡觉。
调整措施:和朋友“去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生活中除了网络还有更多的精彩。我们对电脑的依赖,有工作上的原因,这的确是一种很便捷的交流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孤独感”,有不少人能对着电脑侃侃而谈,但面对真人却羞于开口。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的潜意识能力中,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分别是感觉、听觉、视觉。过度依赖电脑会造成你看的能力很强,但一点点削弱聆听、观察能力。如果不幸陷入“虚拟社会”,如果觉得看电影、吃饭、运动、远足是“一个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不妨从网络中寻找那些你感兴趣的活动——发帖结队、参加小组活动,只要能想得到的,都可以去尝试。勇敢地走出去,你会发现面对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很美妙。多和朋友聚聚。